
梓门桥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进一步推动便民惠民服务和乡风文明建设,村民们不仅增收致富,还能推窗见绿,出门赏景,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每年12月是脐橙成熟采摘时节。在鸿程红心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脱贫户彭卫正和同事将脐橙分拣装箱。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分红,彭卫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务工收入,也得到了梓门桥镇为散户免费提供秧苗和技术服务。
梓门桥镇邓家塘村村民彭卫:我来到红心脐橙公司有5年了,平均每个月的工资有3000多块钱一个月,事情比较轻松,平时是除草、施肥,收果的时候就装箱,家里也隔得近,家里的事情也照顾了。
在鸿程红心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领下,梓门桥镇红心脐橙种植面积至已达15000多亩,丰产后亩产可达5000斤,按每斤5元价格计算,亩产可达25000元,除去成本3000元,每亩可获净利润22000元,为全镇农民人平增加纯收入3300元以上。红心脐橙产业已成为全镇最具影响力的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梓门桥镇长来村是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该村一处颇有设计色彩的“人”字形民宅格外显眼,大门上方赫然悬挂着“长来人家风馆”牌匾。这里收集了长来村近百年来传承尚好的家风家教典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古今名人名言、家风效应、书画等内容,教育启迪后人重家风,严家教,学以致用,传承中华美德。全村非常注重家风家教,崇尚读书,共培养了博士生1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研究生52人,本科生226人。
梓门桥镇长来村村民彭春: 现在在我们村打牌赌博的变少了,跳广场舞的多了。吵架扯皮的人变少了,互帮互助的变多了。违法乱纪的少了,勤劳致富的越来越多了。
在黄马洲村摘橙子、择芦笋、观孝心文化墙、赏金银花紫薇花海;在长来村成片蔬菜大棚里收获当季鲜品;在中共大村地下党支部、省工委机关旧址感受红色文化;在 “北有大寨,南有千金”之誉的千金灌区全国水利劳动模范聂炳发资料陈列馆见识“梅龙山下活龙王”……一处处别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一个个亮丽怡人的文化景观,生动说明了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更意味着精神丰盈。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梓门桥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头戏,坚持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美丽乡村,促使村民增收致富,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增强。“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碧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责编:江铁桥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